欢迎归校
全校师生、各位家长:
新年好!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,师生即将返校。近期国内多个地区出现新冠病毒确诊病例,为了保证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2022年春季学期顺利开学,学校结合最近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,发布返校注意事项,请各位师生、家长高度关注和配合,并对标对点,完成相应工作。
1、请近期不要前往有本土疫情报告地区所在地市旅居。确需前往的,请务必提前向学校报备(教职工报级组长,级组长报体卫处;学生报班主任,班主任报级组长,级组长报体卫处)。省外旅游、出差返湛后,建议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,并自我观察14天,做好健康监测。
2、近期省内有深圳、云浮、惠州、梅州、河源、广州,广西有百色、南宁等地相继发生本土病例,师生员工需每日关注有关疫情最新情况及最新疫情风险等级提醒。特别是1月27日以来返百色过年且尚未返湛的人员建议暂缓回湛;已返湛的按政策落实管控;1月27日以来,有接触来自百色地区探亲访友的师生员工及家属,须主动向学校报备(教职工报级组长,级组长报体卫处;学生报班主任,班主任报级组长,级组长报体卫处),尽快开展核酸检测。
3、请各家长配合学校,认真填写《学生“一人一档”健康信息卡》,对学生假期期间健康信息进行跟踪、填写。
4、班主任排查本班学生寒假期间离湛人员情况,如本班学生寒假期间有离湛情况,填写《湛江市麻章中学2022年寒假离湛人员(学生)台账》在线文档(学生离湛跟踪人为班主任)。
5、教职工寒假期间有离湛情况的,填写填写《湛江市麻章中学2022年寒假离湛人员(教职工)台账》在线文档。
6、符合新馆病毒疫苗接种条件的师生,请及早就近、主动接种疫苗,完成两针全程接种。接种第二针满6个月的,请及时接种加强疫苗。
7、广东省已正式启用涉疫风险人员12320排查专号,请有涉疫地区旅居史、 与通报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、重合的来(返)湛人员及所有粤康码为“红码”或“黄码”的来(返)湛人员第一时间在“粤省事”小程序完成入粤申报,并留意接听、查看12320专号电话及短信。同时,尽快到所在社区(村)、单位、宾馆主动报备,配合完成后续的健康管理。
8、一旦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嗅觉味觉减退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结膜炎、肌痛、腹泻等不适症状时,应立即报告所在居委(村委)、所在单位或所住酒店,及时就近至发热门诊就诊,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,就诊过程中请做好个人防护并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9、在全球疫情高发期间,非必要尽量减少从境外购买物品,避免物品携带病毒入境,造成传播风险。确需购买的,应尽量选取户外固定地点收取和开拆入境邮件快件,正确佩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,减少与入境邮件快件直接接触。同时,入境邮件快件开拆完毕后,请尽量不要将包装带回家中或工作场所的,并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。对带回家中或工作场所的入境邮件快件,可用75%酒精或含氯消毒剂(有效氯含量500mg/L)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。处理完包装后,应及时摘下手套,认真进行手消毒或清洗双手,更换口罩,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、眼、鼻。
提倡从省内外没有本土疫情所在城市来(返)湛人员,到达当天做一次核酸检测。从省外或省内有本土疫情所在城市低风险地区来(返)湛人员,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抵湛后尽快向所在村(居)委、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,严格按现有规定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相应的管控措施。中、高风险地区或高风险地区所在县(市、区)来(返)湛人员,严格按现有规定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相应的管控措施。
1、2022年春季开学前各项工作时间安排
(1)2月11日(星期五)16:15—17:20,学校行政会议。
(2)2月12日(星期六)15:00—16:00,全体教职工会议(会议室)
(3)2月12日(星期六)16:30—17:30,疫情防控演练(学校各场地)
(4)2月13日(星期日)学校分批返校:
上午:初中部、小学部走读生返校注册;
下午:初中部住宿生返校注册,当天晚自修正常。
2、合理规划返湛时间
所有师生要合理规划时间,继续做到非必要不离湛,尚未返湛(低风险地区)的师生员工要尽快尽早返湛,并按照相关指引做好核酸检测、居家自我健康监测等工作。
3、师生返校需携带的材料
根据《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通知》和相关工作要求,所有师生员工返校要提供健康码行程卡绿码、本人及共同生活成员健康状况情况,符合返校健康管理条件的,经所在学校审核同意后方可返校。请所有师生在返校前检查自己的粤康码为绿码后,自行截图和打印本人的健康码、行程卡(彩印)、本人及共同生活成员的健康状况情况登记表(麻章中学师生个人健康卡),携带回校并上交(学生及共同生活成员相关材料上交班主任,由班主任转交级长,级长转交体卫处存档;教职工的材料上交级长,由级长转交体卫处存档)。
4、返校当天需配合检查
所有师生在返校当天,务必配合学校领导、校警做好粤康码、行程卡检查和体温检测等,方可进入校园。
编辑/吴 杰
审核/梁保国